美國資本市場是全球資金池最深、流動性最好的交易市場,深受全球公司以及投資機構的青睞。能滿足各類企業不同的資本運作需要,這也是眾多投資者選擇注冊美國公司的原因之一。
從市值上看,美國依然是全球最大、最成熟的資本市場,匯聚全球的關注和最雄厚的投資實力,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兩大交易所市值之和占到全球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的半壁江山。可以說在這里上市,依然是對企業資本與品牌價值最高的認可之一。
過去十年美國三大指數屢創新高,這主要得益于美國經濟的基本面強勢,其中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指數因為覆蓋的公司更加廣泛而參考性更強。
2019年,納斯達克迎來了185宗IPO,共計募資343億美元,超過了紐交所,位列全美第一。
1、注冊美國公司在美上市有哪些優勢?
美國股市有較高的換手率和市盈率、大量的游資和風險資金,其股民崇尚冒險的投資意識。
美國公司如果質量好,盈利能力強,在美國上市所能融到的資金要遠比其他市場多,比如阿里巴巴紐交所上市(NYSE:BABA)的融資額就高達250.3億美元(注:阿里巴巴已于2019年11月在香港二次上市)。
2、哪些行業的美國公司選擇適合在美上市?
在行業方面,美國股市更青睞高科技、創新型企業,只要有一個能賺錢的“idea”(思路)就能融到錢,比如京東在納斯達克上市(NASDAQ:JD)時,尚虧損幾十億人民幣,但由于其盈利模式的特殊性和成長性,仍融到近18億美元的寶貴資金。
存在融資便利的同時,中美在地域、文化、法律上的差異,以及中資企業在美國獲得的認知度有限、上市費用的高昂也是企業選擇在美國上市前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由于美國資本市場監管的嚴苛性(特別是薩班斯法案出臺后)和公司估值的差異,曾迫使大批中資企業在美國退市,有些企業退市后選擇了重新在國內A股上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紅籌回歸,比如分眾傳媒等。
2018年12月,騰訊音樂(NYSE:TME)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發行價13美元,募集資金10.66億美元。
3、那么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企業赴美IPO?
2020年中國企業赴美IPO趨勢時指出,盡管當前中美政治氣氛緊張,但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對美國投資者仍有吸引力,原因在于:
(1)中國市場在中短期內可以實現相對強勁的增長。根據麥肯錫的研究,新興市場將在未來20年內推動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到2025年,全球消費將達到62萬億美元,比2013年翻一番。消費增長的一半將來自新興國家。在中國,政府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政策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推動健康的經濟增長。
(2)與其他新興市場相比,中國的政治環境對投資者來說更加穩定。
(3)具有良好公司治理的中國公司仍可能為美國機構投資者帶來非常好的風險調整后回報。
在西方國家長期低利率的環境下,這一點尤其具有吸引力。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于公司治理足夠強大、能夠解決那些來自市場挑戰的中國公司來說,從長期來看,美國投資者也愿意以高估值回報那些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
在短期至中期內,如果中國政府政策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例如,關于VIE結構),美國仍然是高科技行業、消費者服務行業(如教育和醫療)或兩者結合的中國公司首選上市目的地之一。例如,盡管2019年中美貿易緊張,但是一些中國教育科技公司在美國上市后,仍帶來了強勁的回報。
根據Wind數據顯示,目前美股擁有247家中概股,其中164家在納斯達克,位居美股外國公司股票數量首位。踢走全部中概企業,美國資本市場將損失慘重。“一直以來,美國資本市場面向全世界開放,吸引優秀的企業去上市。優質上市企業是資本市場競爭的重要資源,美國和國際投資者會根據符合自身最大利益需要去選擇和行動。